民政部:将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

小刘

本文转自【央视新闻客户端】;

记者今天从民政部了解到,截至2023年底,全国城市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13584元/人·年,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11213元/人·年。2019—2023年,累计对5414万人次给予临时救助,累计支出671亿元。

下一步,民政部将健全完善、迭代升级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根本,以“保基本、防风险、促发展”为目标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加快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,着力构建城乡统筹、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。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:

一是全面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。落实分层分类要求,在精准认定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同时,持续做好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,优化完善审核确认程序,实现低收入人口“一次申请、一次审核、分类认定、一门入库”,在减轻基层负担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升低收入人口认定的精准度。

二是深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。进一步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运用,扩大监测范围,将更多存在现实困难和潜在风险的人员纳入动态监测,强化分层管理,加强风险预警。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,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,发挥“大数据比对+铁脚板摸排”作用,确保对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、早救助、早帮扶。

三是优化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政策措施。坚持“输血”与“造血”并重,在强化兜底保障的同时,会同相关部门完善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、产业帮扶等发展性政策措施,创造条件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。打好政策组合拳,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,完善临时救助政策,落实低保渐退、就业成本扣减政策,建立促进有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增强劳动就业意愿的机制,激发其依靠自身努力脱困解困的内生动力。

四是建立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闭环运行机制。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统一认定低收入人口,信息分层管理、因需推送、分类救助、结果反馈的闭环运行机制,进一步夯实部门责任,增强工作合力,实现救助帮扶流程可跟踪、救助帮扶结果有反馈,形成弱有众扶的“一张幸福清单”。

(总台央视记者 李玉梅 周锟)

英媒:不满选美比赛获季军,缅甸小姐当场翻脸

潍城:多措并举打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攻坚战

人工智能概念本周活跃,人工智能ETF(159819)、软件30ETF(562930)等产品布局板块龙头

消费电子板块震荡回暖

硕博占比超97%,“山东—名校人才直通车”上海站吸引百余名人才达成意向

青海受泥石流影响路段陆续恢复通行

广西成立联合工作组调查“非标电线电缆”涉事企业

济宁十大攻坚解读(21)让旅游业成为转型发展的“支柱”

体育,让生活更加美好!——山东从全民健身迈向体育强省建设采访札记

红色预警!四川东北部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很大

观澜|烟台长岛县并入蓬莱区,一个非典型“城镇化”样本的典型意

视频|子藏《论语》首发及捐赠仪式在孔子博物馆举行

民政部:将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的相关内容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锦鲤网络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